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峨眉山原为何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奥妙何在?

2023-06-01 22:18:10 23

摘要:众所周知,峨眉山乃中国佛教名山、世界双遗产、国家5A景区,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每年成千上万游客趋之若鹜(照片1)。可是,你知道峨眉山——原为何物?从何而来?到哪里去?为何“长成”这样?为何“生长”于斯?为何“长”这么高?未来还再“长高...

众所周知,峨眉山乃中国佛教名山、世界双遗产、国家5A景区,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每年成千上万游客趋之若鹜(照片1)。可是,你知道峨眉山——原为何物?从何而来?到哪里去?为何“长成”这样?为何“生长”于斯?为何“长”这么高?未来还再“长高”吗?金顶是峨眉山“长得”最高的吗?“舍身崖”是大家认为的玄武岩吗?⋯⋯如此种种,旅游的时候又曾想过?从峨眉山的“蝶变”过程,受何启示?奥妙何在?这里,主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谈谈峨眉山的前世今生⋯⋯

照片1 峨眉山风光

距今约8.5亿年以前,这里属于一片汪洋大海

距今约8.5亿年以前,属于早震旦纪的时候,峨眉山处于古陆边缘断裂活动发育期,处于一片汪洋大海,海水较深,相当于现在的深海到次深海,这是峨眉山地质历史以来的第一次海侵,首次经历“海洋之身”。这次海侵沉积形成了典型的复陆屑建造,这是峨眉山最古老的岩石。

海侵(transgression)系指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上升或地壳下降,造成海水向大陆区侵进的现象。通常,海侵是海水逐渐向时代较老的陆地风化剥蚀面上推进的过程。

距今约8亿年的时候,这里成为一座低平山丘,经历了第一次“火海”的炼狱

距今约8亿年的时候,相当于早震旦世末期,这里发生了一次地壳运动,叫做晋宁运动,这次运动的能量非常大,用原子弹当量来形容都out了,大到让这片曾经的深海“底朝天”,硬是“一下子”从深海抬升变成了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与此同时,地壳深处的地幔炽热岩浆沿着地层裂隙侵入到地表,形成火山复陆屑建造,与早震旦世的复陆屑建造一起构成峨眉山的“基底”(图1),姑且相当于建房子时的地基吧。

图1 峨眉山地史演化示意图

晋宁运动是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通过澄江砂岩与下伏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之间的显著角度不整合确定。

地台区系指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沉积作用广泛而较均一。地台区的外形呈近似圆形,直径可达数千千米,是地壳大地构造中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

基底是指经过褶皱、变质作用的结晶变质岩。凡是被沉积岩层不整合覆盖的结晶变质岩系均可称为基底。

岩浆系壳深处形成的熔浆流体,或火山在活动过程中,炽热粘稠的熔融物质自火山口溢流出来,叫做熔岩流(照片2)。

照片2 源自地壳深处的岩浆沿着断裂溢出地表形成熔岩流

距今约7亿年的时候开始,这里经历了长达2.5亿年漫长的“海洋生活”

距今约7亿年的时候,也就是晚震旦世早期,包括峨眉山在内的整个华南地区,地壳持续缓慢沉降,经历了广泛的海侵,海水从西南方向的原特提斯洋过来,一直持续到距今5亿年的晚奥陶世。

这次海侵时间持续了将近2.5亿年,使整个峨眉山在内的西南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处于广阔的海洋环境中,这个时期大量发育多细胞菌藻类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峨眉山沉积形成了1000多米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如目前一线天、大坪、洪椿坪等地出露的地层。后期接着沉积形成了约1000米厚的砂页岩和白云岩。

应该说这次海侵过程,不是持续不变的,而是多次从海侵到高水位时期的旋回韵律性变化。最高水位时期大致位于寒武纪早期,也就是距今大约5.5—6亿年的时候。这次海侵是峨眉山地质历史以来遭受的第二次海侵(经历的第二次“海洋生活”)。这个时期三叶虫大量繁盛,原始鱼类开始出现。

原特提斯洋(Proto-Tethys Ocean)为一史前海洋,存在于埃迪卡拉纪到石炭纪。原特提斯洋的位置相当于之后古特提斯洋的位置。

距今约4.5亿年的时候,这里成为一座孤岛,经历着长达约1.6亿年漫长的“孤岛生活”

距今大约4.5亿年左右的时候,也就是奥陶纪末期开始,包括峨眉山在内的整个南方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壳运动,专业上叫做加里东运动,这次运动释放出的能力不亚于晋宁运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使包括峨眉山在内的整个中国南方整体抬升成为陆地。峨眉山地区出现广泛持续的海退,处于暴露海水面的一座孤岛,接受漫长的构造侵蚀和风化剥蚀作用。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石炭纪末期,相当于距今2.98亿年,总共持续了1.6亿年之久。最明显的证据是,造成峨眉山地区缺失志留纪—石炭纪地层。

加里东运动是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泛指早古生代寒武纪与志留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

这次构造运动使峨眉山地区第二次处于孤岛剥蚀环境,这次孤岛剥蚀环境持续的时间很长,足有1.6亿年之久,导致峨眉山地区这个时期没有沉积记录,即缺失志留、泥盆和石炭纪沉积地层。这个时期陆生动植物大量繁盛,动物如陆生四足动物开始出现,鱼类、两栖类发育。植物开始出现陆生维管植物和种子植物,进入裸蕨类和蕨类时代。

应该提及的是,在峨眉山地区处于孤岛环境大约1.6亿年的时期里,地球上其它地方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地球史上的两次重大生物绝灭事件,即奥陶纪生物绝灭事件和泥盆纪生物绝灭事件。

由于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地球上经历了第一次前所未有的生物大绝灭事件,也就是奥陶纪纪生物大绝灭事件。这次事件造成了地球上约85%的五个物种绝灭。研究资料表明,从晚震旦世—早中奥陶世大约4亿年漫长时期所发育的海洋生物,或者说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的无脊椎动物,荡然无存。

至于生物绝灭的原因,有的专家认为,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抬升或海平面下降造成的,而古生物学家则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主要证据是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涉及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维亚以及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即早古生代大冰期

早古生代大冰期:发生在奥陶纪晚期至志留纪早期的大冰期。主要见于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南美、北非及前苏联新地岛地区。

泥盆纪生物绝灭事件发生在距今大约3.65亿年左右,造成了地球历史上的第二次生物绝灭事件,主要表现为大量海洋生物的绝灭。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造成的。不过应该说明的是,这次生物绝灭事件对峨眉山地区影响不大,因为当时的峨眉山地区正处在古陆剥蚀状态。

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这个时期陆地面积明显扩大,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发生显著变化。

鱼类时代:软骨鱼类出现于早泥盆世晚期,可能与盾皮鱼类有共同的祖先。泥盆纪时鱼类极为繁盛,故被称为“鱼类时代”。硬骨鱼类在现代鱼类中占绝对优势,被称为“水中的主人”。

距今约3亿年左右,这里经历了长达约0.5亿年相对漫长的第三次“海洋生活”

经过漫长的“孤岛生活”后,距今大约3亿年左右,峨眉山进入早二叠纪早期。由于古特提斯洋拉张作用,地壳开始下沉,峨眉山地区接受来自西南方向的海侵,这是峨眉山地质历史以来的第三次海侵时期。又一次过上了新的“海洋生活”。

古特提斯洋(Paleo-TethysOcean)是个史前海洋,存在于古生代到三叠纪,位于Hunic地体与冈瓦那大陆之间,位置相当于现今的印度洋与南亚地区。黑海被认为具有古特提斯洋的海洋地壳残余部份。

这次海侵一直蔓延到我国整个南方,除了川滇古陆以外,几乎整个中国南方都被海水所淹没,成为中国南方地史上最广泛的海侵。想一想多么震撼,整个南方都是广阔的海洋?!这个时期,海洋广海生物非常繁盛,如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筳类、珊瑚、腕足类和菊石。脊椎动物中,软骨硬鳞鱼、两栖类、爬行动物、兽孔类等出现新的发展。陆地上的植物以节蕨、石松、真蕨、种子蕨类为主。在峨眉山地区沉积形成了450—550米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其中富含有大量的海洋广海生物群落,尤其是筳类、珊瑚、腕足类和菊石等。

距今约2.6亿年的时候,这里经历了第二次真正的“火海生活”最残酷的考验

距今约2.6亿年的时候,峨眉山进入晚二叠世早期。由于海西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又一次抬升出露地表,成为攀西裂谷带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火山喷发伴着剧烈地震,终日昏天地暗,处于超高温熔炉中,进入了“火海生活”时期。这个时期地壳深处的地幔基性岩浆沿着断裂喷溢而出,主要为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岩流(照片3),这种火山爆发流出的岩浆温度高达1500°C,因有一定的粘度,在地势平缓时,岩浆流动很慢,每分钟只流动几米远。

海西运动又称华力西运动。晚古生代地壳运动的总称。特别是石炭二叠纪的地壳运动,称为海西运动。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海西或华力西褶皱带。

图3 地壳深处的地幔基性岩浆沿着断裂喷溢

峨眉山玄武岩喷发覆盖周围大约60万平方公里,蔓延在扬子地台西南部,尤其是川西、云南、黔西及西藏的昌都地区。喷出的深部熔浆在地表冷却后,形成了厚达300—1500米不等的玄武岩,亦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这种炽热超高温的“河水”(“熔岩流”)所到之处,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什么动物、植物,必须荡然无存!!!就连地表的土层和岩石都会被熔化成为熔浆的一部分。

扬子地台系指与华北地台相对应的中国南方前寒武纪克拉通,范围包括川、黔、滇、鄂、湘等省的大部分地区,陕南和桂北地区,以及长江下游的皖、苏两省部分地区。

峨眉山玄武岩主要为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岩流,常具似斑玄武岩结构、气孔及杏仁状结构。时代属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分布于西南各省如川西、滇、黔西及昌都地区等。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距今约2.55亿年的时候,这里经历了长达0.2亿年的第四次“海洋生活”的洗礼

距今约2.55亿年开始,这里进入晚二叠纪时期,包括峨眉山在内的攀西裂谷带玄武岩喷发停止,峨眉山地区地壳下沉,再次进入海洋环境,一直持续到三叠纪初期,即距今大约2.4亿年。这次海侵使峨眉山第四次沦为沧海,也是峨眉山地区最后一次度过“海洋生活”。不过这次海侵范围与早二叠世海侵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主要处于浅海-滨浅海-海陆交互-河湖环境,沉积了厚达1500—2000米的碳酸盐岩-碎屑岩混合沉积,主要为石灰岩、砂砾岩、砂岩和粉砂岩等。这个时期的生物表现为爬行动物时代的开始,以及两栖动物和蕨类时代的结束。

从距今约2.5亿年开始,峨眉山地区进入了中生代沉积演化时期,三叠纪(距今2.5—2.4亿年)为中生代第一个地史时期。峨眉山在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沉积时期,沉积形成了约1500米厚的含砾砂石-岩屑砂岩-泥岩层。这个时期海洋生物中的海百合等生物繁盛,同时这是裸子植物崛起繁盛的时代,从而为爬行动物时代的进一步繁盛奠定了重要基础。

值得提及的是,就在二叠纪与三叠纪交界(距今约2.5亿年),峨眉山地区是相对比较稳定和平静的。但就在这个时期,外面的世界可发生着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史事件,经历了地球历史时期中最可怕、最绝情、最彻底、革命性的煎熬——联合古陆出现、全球海平面下降、全球生物大绝灭、星球撞击等,碰巧都撞到一起了。

联合古陆又称泛大陆(Pangaea),系指曾在地史时期存在的超级古大陆。二叠纪至三叠纪时地球上只存在一个联合古陆,一个泛大洋和一个特提斯海。这是古生代各大陆的连接或分离漂移的结果,证据主要是岩石构造组合、古地磁极移动轨迹以及古生物化石分布资料。

因篇幅所限,这里简单说说全球生物大绝灭事件。距今约2.5亿年的时候,地球上发生了历史上第三次生物大绝灭事件,这次事件造成了地球上96%左右的生物的灭绝,这次事件叫做二叠纪生物大绝灭事件这是地球地质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生物大绝灭事件。估计地球上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海洋生物中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陆栖的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彻底灭绝了。

这次事件是地球地史上自我变革最彻底的重大事件,使地球彻底告别了长达约3亿年漫长的古生代地史时期。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地球生态系统从此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从而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次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之前各次生物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关于这次生物绝灭事件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但主要是由气候突变、星期碰撞、沙漠范围扩大、火山爆发等一系列事件造成的。

距今约1.9亿年左右,海水永远退出本区,峨眉山开始了长达1.9亿年漫长的全新的“陆地生活”

距今约1.9亿年左右,开始进入晚三叠世时期,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地壳抬升,海盆缩小,直至关闭,海水永远退出本区。与此同时,外面的世界出现了第四次生物大绝灭事件,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灭绝,爬行动物遭到重创。此次事件主要与构造运动造成的环境巨变密切相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进入到中晚三叠世,地球气候从二叠纪的干旱气候逐渐向潮湿气候转变。由此,峨眉山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

印支运动系指在三叠纪到早侏罗世之前发生的地壳运动。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属于亲冈瓦纳构造域的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保山-中缅马苏地块均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使中国四分之三的陆地完成了拼合和统一。

侏罗纪—白垩纪,即距今约2亿年—0.7亿年左右,峨眉山地区主要处于内陆大型坳陷湖盆环境,发育湖泊、沼泽环境,沉积形成一套以砂岩、泥岩、粉沙岩为主的含煤地层。应该说明的是,同在白垩纪时期的其它很多地区处于广阔的海洋世界。白垩纪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没程度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北半球广泛沉积了白垩系,比利时学者J. 奥马利达鲁瓦将其命名为白垩层。白垩纪沉积结束以后,峨眉山开始进入了翻江倒海、动荡不安的峥嵘岁月。距今大约1.5亿年左右,也就是在晚侏罗纪时期,原始鸟类正是登上地质历史的舞台。

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

距今约7000万年的时候,受到燕山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开始了崛起的征程

距今约7000万年,即白垩纪末,这里发生了又一次惊天动地的构造运动,叫做燕山运动。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地区岩层从原始水平产状,发生程度不一、规模不同的倾斜、褶皱、变形和断层作用。这个时候,峨眉山大背斜开始发育,峨眉山主体开始崛起,但当时峨眉山主峰海拔仅为1000米左右,成为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一座低山(图2)。峨眉山构造轮廓框架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所以说,峨眉山真正的开始崛起,是从距今大约7000年的白垩纪末期的燕山运动开始的。

图2 岩层由于抬升和构造挤压而产生的褶皱变形种类

燕山运动是三叠纪末到白垩纪时期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在我国许多地区,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

应该说明的是,就在发生燕山运动的同时,地球上其它地方发生了巨大事件,就是白垩纪生物大绝灭事件,即发生于距今约7000万年的时候,造成了地球上约75—80%的物种灭绝,尤其是导致三叠纪晚期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家族的整体灭亡,所以也称恐龙大绝灭事件。

在地球经历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中,这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为长达1.63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就此终结,其最大贡献在于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从此“寿终正寝”,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前提和契机。可靠的证据表明,这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星球撞击事件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白垩纪末发生的这次生物大绝灭事件称为地球第五次生物大绝灭事件。

恐龙时代:一说到晚三叠世-侏罗纪-白垩纪,不能不说到中生界,不得不说到恐龙。这个时期,峨眉山至今暂时没有发现有恐龙化石,但川渝其它很多地区都有发现,最知名的是自贡(荣县、自流井区、富顺县)、泸州古蔺县、彭州(磁峰镇蟠龙村)、凉山州(会理县、昭觉县)、宜宾(马鸣溪)等。此外,隔壁的重庆发现恐龙化石的达23个县。

从整个中国来讲,恐龙已经被证实遍及我国各省区。如四川、内蒙、新疆、甘肃、宁夏、黑龙江、山东、河南、云南、广东等恐龙骨骼及恐龙蛋化石非常丰富。最典型的有黑龙江嘉荫发现的满洲龙、山东蒙阴发现的盘足龙、云南禄丰发现的许氏禄丰龙、棘鼻青岛龙、合川马门溪龙。

从世界来讲,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美国,然后是蒙古,其次是加拿大、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等。

照片4 霸王龙骨架

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峨眉山迅速褶皱断裂抬升,进一步奠定了峨眉山山形地貌之雏形

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即始新世末期,印度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导致喜马拉雅山褶皱隆起,叫喜山运动第一幕。受此影响,峨眉山受到来自北西向的巨大构造应力挤压,峨眉山大背斜出现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沿着峨眉山大断层断裂面迅速抬升,高度已抬升至海拔2500米左右。这为峨眉山的进一步抬升和山形地貌的进一步定型,奠定了构造框架基础(图3)。也正是从始新世开始,地球生物演化进入了哺乳动物时代和被子植物时代。

距今约300万年左右,由于喜山运动第二幕的影响,峨眉山大背斜进一步破裂和抬升,峨眉山断层作用进一步加剧,断块主体沿断层面不断强烈抬升,形成今日之峨眉山背斜、二峨山背斜、牛背山背斜,以及峨眉山断层、观心庵断层、大峨寺断层、回龙山断层和挖断山断层等构造地貌景观,从而奠定了现今峨眉山之雏形,此时峨眉山主峰高度抬升到约2500米。

喜马拉雅运动简称“喜山运动”,系指发生于距今7000~300万年的一次造山运动。在欧洲称新阿尔卑斯运动。以造山运动、断裂运动和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这次运动使整个古地中海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地球上出现了横贯东西的巨大山脉。

图3 岩层断层类型及组合

距今200多万年以来的第四纪,峨眉山进入了黎明前的黑暗时期,要经历“脱胎换骨”前的“折磨”和“阵痛”

距今200多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时期,是峨眉山不断抬升-断裂-剥蚀-成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继续承受来自北西向喜马拉雅山“成长”过程中的构造挤压,还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多期作用、侵蚀和破坏,因而留下了各种古冰川地貌景观,如作为冰蚀地貌的冰川槽谷——“U”形谷的残迹在峨眉山及其周围分布广泛:龙门峡上方、黑龙江一线天嶂谷上方、万年寺-清音阁、白龙江上游、自雷洞坪-蕨坪坝上方,均有两壁直立的“U”形槽谷地貌景观。实际上,川西山地较多地分布着现代山岳冰川。从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资料来看,进一步证明了古冰川地貌在峨眉山的存在。

由于峨眉山所处的地质区位、维度条件、山形地貌等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气温垂直变化显著(寒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组合)以及相应的动植物区系——形成了流水地貌如龙门洞深峡、白云峡“一线天”嶂谷、范店“一线天”嶂谷、两河口深切河曲,以及流水差异侵蚀作用形成的——“普贤石船”等流水地貌景观,以及岩溶地貌如二峨山和四峨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的空间格局基本定型。

第四纪冰川系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我国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冈底斯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

近10几万年以来,峨眉山经过精心的“梳妆打扮”后,终于“犹抱琵琶半遮面”

近10几万年以来,即从更新世晚期以来,峨眉山主体一致处于相对缓慢抬升-剥蚀交替的状态,实际上升的高度远比峨眉山现今的高度高得多。据研究资料记载,峨眉山第四纪抬升的高度至少约5000米以上。然而,为什么现今峨眉山最高峰海拔只有3099米呢?这是因为在峨眉山数十万年来的缓慢抬升过程中,同时受到了多期强烈的构造侵蚀、风化剥蚀和冰期刨蚀作用,使上覆岩层(三叠纪-第四纪岩层)不同程度地被侵蚀搬运走了,只留下质地坚硬的峨眉山玄武岩层所致。这也就是为什么峨眉山高出的山顶岩层都是峨眉山玄武岩的原因,比如峨眉山金顶、万佛顶、千佛顶等。

应该说明的是,峨眉山的褶皱抬升是有差异性的。如峨眉大断层和观心坡断层之间的三角地带,平均每年抬升约2毫米;观心坡断层北侧的纯阳殿凤凰坪一带,平均每年抬升约1毫米;而山麓外侧的黄湾、二峨山等地,平均每年上升只有约0.2毫米(图4)。

图4 岩层抬升剥蚀原理:成山过程中上覆松软岩层易于被剥蚀

值得提及的是,由于上述地质背景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峨眉山低云、多雾、雨量充沛的自然气候气象景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华西雨屏带”景观现象。这种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有利于动植物的发育,通过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以风化、雨淋、“森林浴”、“雾熏”、“云遮”等方式,对峨眉山进行了独具自然特色的“外观改造、休整和装饰”,从而形成了峨眉山现今不一样的山地景观特色。

华西雨屏带: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长400~450公里,是我国年平均降雨量最大、日照时间最短的地区,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拥有大量珍稀独特的动植物。为我国罕见的气候地理单元,位于包括峨眉山在内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

距今约1万年以来,峨眉山进入了地史演化进程中的人类时代,从此有了人类的“陪伴”

距今约1万年以来,峨眉山在其演进过程中进入了全新世——进入了人类所谓的人类纪时代,从此峨眉山开始有了人类的“陪伴”。

人类纪被定义为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也即人类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地形和地球进化的地质力量。尤其是起始于1784年,以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发明了蒸汽机为标志。大气层内存在的高含量的温室气体可能会引起全球变暖。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峨眉山就是他们栖身、庇护、生活、生产、传道,甚至终身之所。因为有了人类,彼此奔走相告,因而峨眉山就在人类界盛传起来。峨眉山之名气,早见于西周,闻名于春秋战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

自公元1世纪药农蒲公在峨眉山金项创建普光殿、普贤信仰之说在山中传播以及中国僧慧持在观心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以来,峨眉山积累了丰富的佛教文化瑰宝和大量的珍贵文物。此外,李白、苏东坡等人类界历代墨客骚人留下了许多咏赞和诗篇,美名“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盛传。

据现有史料记载,峨眉派武术的始创、孕育时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尤以白猿祖师(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为著名。从此,峨眉山武术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由于峨眉山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生态环境条件,峨眉山茶文化与峨眉山道、释、儒文化及峨眉派武术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峨眉山之文化大观。如由峨眉山昌福禅师于公元845年间创立、以“智、美”为精神的峨眉派茶道,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得不提及的是,自从有了人类的“陪伴”,峨眉山确实热闹了许多(人类自诩的),但同时与地球其它地区一样,正面临着与人类界密切相关的第六次生物大绝灭事件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绝灭事件:从人类界开始,尤其是19世纪工业革命,使地球生命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科学家估计,在过去的2亿年中,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在有人类的“陪伴”下,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1500多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400年间动植物生活环境面积缩小了90%。最新研究显示,人类种群数量在过去的35年里已经加倍,而蝴蝶、甲壳虫及蜘蛛等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已减少了45%。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灭绝一个种;在20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

总之,峨眉山实际为一典型的褶皱断块山,其形成、发展和演化经历了至少8亿年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总体包括两大阶段:一是早震旦世—白垩纪长达7.3亿年漫长的沉积成岩阶段,二是从燕山运动到喜山运动第三幕长达0.7亿年的褶皱抬升、变形断裂和风化剥蚀阶段。

具体从早到晚分别为:早震旦世地槽海时期→基地形成(晋宁运动)→早古生代广海时期→孤岛时期(加里东运动)→早二叠世浅海时期→晚二叠世早期“火海”时期(海西运动)→中生代滨浅海-湖泊时期→地层抬升褶皱变形时期(印支运动)→挤压抬升褶皱断裂剥蚀时期(燕山运动)。

从峨眉山的前世今生及其“蝶变”过程,人类受何启示?

峨眉山从无到有,从海洋到陆地再到高山,并非一蹴而就、一早一夕之事,而是经历了至少8亿年漫长的“蝶变”过程,包括4次海洋-陆地的“沧海桑田”、至少2次“火海炼狱”、至少6次地壳运动“锤炼”、至少4次构造挤压褶皱抬升变形断裂等一系列“洗礼”,才成为今日峨眉山之山形地貌雄姿及相应的自然生态及人文景观体系。一切成功都是时间和苦难沉淀而成的。

目前人类如此轰轰烈烈,轰轰烈烈到得意忘形,得意忘形到忘了地球上的一切存在。切记!峨眉山的地质进程并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在按照地球自身规律在不断行进中,地球作为宇宙中弱小的一员,承担着太多的重任,地球一直很匆忙地不停前行中,地球还有更多、更伟大、更艰巨的事情要做。

人类只是跟峨眉山上的猴子一样,地球根本不care,因为人类太渺小。人类的出现只是地球漫长地史过程中的一瞬,就像人类出游过程中遇上了几只蚂蚁,人类并不care这些蚂蚁,因为人类与蚂蚁各有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

人类从诞生以来,就像蚂蚁一样,除了不停地“捣蛋”破坏,没给地球带来什么好处。上述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绝灭事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值得提醒的是,这只是人类近1万年左右的“破坏成果”。试想,假设人类与恐龙家族活得一样长,活到1.63亿年,那将会给地球带来多大的灾难?!

人类的抉择: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应该而且有责任善待自己的家园。应该热爱地球,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因为人类属于地球,但地球并不属于人类。

峨眉山的旅游奥秘何在?如何实现峨眉山深度旅游?如何做到游有所值、游有所得?

很多游客花时间、花金钱、花精力来到峨眉山,主要是受到双重遗产品牌的召唤,目的主要是朝拜普贤菩萨和纵览峨眉山风光。不客气地说,这只是初级、低级的大众旅游者为之。而峨眉山旅游的真正奥秘并不在这些——不在其表,而在其里——如文章一开头就问到的那些问题——在于思考峨眉山到底为何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于科普旅游和研学旅游。

因为每位游客的经历和认知度不同,不同游客对同样一个景点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知。真正懂得旅游的游客,同样登上同一个金顶,醉翁之意并不在金顶本身,而在于金顶的四大奇观——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在于金顶的“会当凌绝顶”——远眺贡嘎山、瓦屋山、四姑娘山等雪山圣山名山。真正内行的旅游者,其目标和要求有所不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会想方设法去了解和明白峨眉山的本来面目,如峨眉山最高峰并非大家认为的金顶,而是金顶旁边的万佛顶。真正懂行的旅游者,他会明白大名鼎鼎的峨眉山舍身崖(摄身崖)(照片5),其物质组成并非大家认为的玄武岩崖体,而是古生代沉积形成的海相碳酸岩,由于构造抬升、褶皱断裂形成的背斜断裂面,经过后期长期风化剥蚀,尤其是流水沿背斜裂隙强烈溶蚀,形成现今高达约800米的陡崖⋯⋯。有关峨眉山科学旅游相关内容曾在文章“你会旅游吗?”(https://www.toutiao.com/i6715309949204824579/)中,已有所交代。可前去参考。

峨眉山摄身崖:后因传说得名“舍身崖”,因壁立千仞、上有冰雪圣景、下临深渊绝地、云雾不散、飞鸟不宿,因而给人以神秘不解之感。立于此悬崖鼎,既可观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亦可远眺贡嘎山、瓦屋山、四姑娘山等,因而成为观赏佛光之最佳之地,佛光熠熠生辉,摄观赏者于光影中,由此得名摄身崖。

照片5 俯瞰峨眉山金顶

新发现之祣视点,原创不易,水平所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多点交流,敬请点赞!

新发现之祣:峨眉山原为何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奥妙何在?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